【狮山教育 树本树人】 数学思维导图让五年级学生会学、乐学
罗村中心小学
发布时间:2016-06-12 10:12
来源:罗村中心小学
分享至:
|
炎炎夏日又到期末复习阶段,面对数学学科知识点难、多、散的特点,如何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复习方式方法,罗村中心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老师有高招。我们都知道学习一个单元的内容,是一个由“薄”到“厚”的过程,而对单元知识的复习应该是由“厚”到“薄”的过程。因此,该校五年级的数学老师利用思维导图设计课堂教学,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为本,结合学生特点灵活掌握数学知识。
该校五年级数学老师以课堂为载体从教师行为、学生行为、师生共同行为三方面研究创设教学情境,构建数学思维导图有效课堂教学模式。
一、教师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制作出一个模板。
教师在备课过程在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勾画出教学的重难点,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方法。在讲授数学知识时,注意到各知识点前后的联系,教师可以为学生作出一幅便于学生理解的思维导图,在画的过程中,一边复习所学的知识,另一方面可以阐述各知识之间的思维关系,并板书思维导图的一种形式。
二、学生模仿画图,再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思维导图
思维导图的创作灵活,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,故而能够充分体现个人的思维特点,具有个性化特征。对于同一个主题的思维导图来说,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、知识结构、思维习惯和生活经历不同,因而其所制作的思维导图也有差异,这样思维导图就有利于张扬个性,体现个体思维的多样性。
三、师生共同画思维导图
小组共同创作思维导图,首先由各人自己画出自己已知的材料,然后将各人的思维导图合并及讨论,并决定那些较为重要,再加入新想法,最后重组成为一个共同的思维导图,最后的思维导图是小组共同的结晶,各组员有共同的方向及结论。
利用思维导图,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兴趣,又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系统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。这是一种有效的、积极的新型教学方式,罗村中心小学五年级组的数学老师将继续在这方面进行研究,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学习能力。
五年级数学老师们积极研讨
学生作品1
学生作品2
|
|
| |
|